黔东南州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题
语 文
本试卷分第Ⅰ卷(选择题)和第Ⅱ卷(非选择题)两部分,满分150分,考试时间150分钟,第Ⅰ卷l至2页,第Ⅱ卷3至6页,考试结束后本卷与答题卡一并收回。
注意事项:
1.第Ⅰ卷共10小题,每题3分,共30分。
2.答题前,考生必须使用0. 5毫米黑色签字笔先将姓名、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。
3.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标号涂黑,如需改动,用橡胶擦擦干净后再重新选潦其它答案标号,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,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。
第Ⅰ卷
一、(21分)(每小题3分)
1.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( )
A.抽搐(chù) 静谧(mì) 心宽体胖(pán)
B.伧俗(cāng) 骸骨(hé) 浑身解数(xiè)
C.秫秸(shǔ) 讪笑(shān) 龙吟凤哕(suì)
D.荸荠(pǔ) 荇藻(xìng) 猝然长逝(cù)
2.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( )
A.伫立(长时间站着) 警报迭(突然)起
B.羁(约束)绊 进退维(是)谷
C.臆(主观的)测 触日伤怀(怀念)
D.荣膺(胸中) 不言而喻(说明)
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( )
A.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,当地的老百姓得到了实惠。
B.环境的好坏、服务质量的优劣,是我州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。
C.苗乡侗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浓郁的民族风情,成为众多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。
D.伴随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二部的全国热播,不仅让大家了解各地美食,而且引发了人们对“文化认同”的思考。
4.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( )
A.其实,这两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大相径庭,都是歌颂母爱,赞美亲情的。
B.相比“地沟油”而言,那些“毒大米”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有过之无不及。
C.尽管你是丹青好手,不妨选一首写春的古诗,然后配上一幅画,力求传达出诗的神韵。
D.记忆中的乡村渐渐远去,岁月沧桑,故乡的老屋也逐渐显出了颓唐的迹象。
5.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,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( )
人的一生,都会碰上许多挡路的石头,比如炙祸、疾病等,____;而有些却是自己放的
比如名誉、面子、地位、身份等 。当你将苦难当作人生的财富, ,你才能走出苦难的泥沼。
①而不仅仅是失败的结果
②它们的出现并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
③它们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性
A.①②③ B.②①③ C.③②① D.②③①
6.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( )
A.《鱼我所欲也》选自《孟子·告子上》,《孟子》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,是儒家经典之一。
B. 《社戏》选自《朝花夕拾》,作者鲁迅,文章讲述了作柱年时期到魁庄看社戏的—段难忘经历。
C.《海燕》是一首散文诗,是高尔基作品《青春的旋律》的结尾部分,原题“海燕之歌”。
D.《小石潭记》,作者柳宗元,是我国唐代文学家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
7.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A.你明天什么时候出发?坐飞机?还是火车?请提前告诉我。
B.他走过来告诉我说,原定今天F午的会议已经改到明天上午。
C.家乡盛产的梨呀,柿子呀,猕猴桃呀,都是我从小到大喜欢吃的水果。
D.他还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,怎能承受那么大的打击呢?
二、(9分)(每小题3分)
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,按要求宪成8-10题。
于是入朝见威王,曰:“臣诚知不如徐公美,臣之妻私臣,臣之妾畏臣,臣之客欲有求于臣,皆以美于徐公。今齐地方千里,百二十城,官妇左右莫不私王,朝廷之臣莫不畏王,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:由此观之,王之蔽甚矣,”
王曰:“善.”乃下令:“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,受上赏;上书谏寡人者,受中赏;能谤讥于市朝,闻寡人之耳者,受下赏.”②令初下,群臣进谏,门庭若市;数月之后,时时而间进;③期年之后,虽欲言,无可进者。燕,趄、韩、魏闻之,皆朝于齐.此所谓战胜于朝廷。
8.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,不恰当的一项是( )
A.宫妇左右莫不私王(私:偏爱) B.王之蔽甚矣(蔽:受蒙蔽)
c.闻寡人之耳者(闻:使……听到) D.时时而间进(间:间隔)
9.下列句子中加点的“于”与例句中的“于”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( )
例句:能谤讥于市朝
A.此所谓战胜于朝廷。 B.皆以美于徐公
C.燕、赵、韩、魏闻之,皆朝于齐 D.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
10.下面对选文的分析、理解、概括有误的一项是( )
A.邹忌把自己的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,最后得出了“战胜于朝廷”的结论。
B.选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设喻说理的方法。
c.选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,便齐王广开言路,修明政治的故事。
D.邹忌不因妻、妾、客的赞美而自喜,而是从中悟出了直言不易的道理。(二)阅读下文,回答21-24蘑。(共12分)
追逐梦想,需要涵养“时间文明”
赵振字
①梦在前方,路在脚下,追逐梦想需要涵养“时间文明”。如何做到识时、惜时、守时,在时间悄悄从指尖溜走的时候走对路,显得尤为重要。
②时间不可逆转地向前演进,激发着无数哲人的沉思。孔子叹息: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”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说,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,感慨人生短暂也好,徒叹时光荏苒也罢,都是认识到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本质特征。
③ 一个人只有懂得珍惜时间,才能激发时不我待、分秒必争的奋斗热情;一个社会只有涵养“时间文明”,才能形成运转有序、配合默契的治理格局.因此,实现出彩人生,离不开对时间的稳健把握;助力中国梦想,又何尝不需要文明地看待和运用时间?从这个意义上,涵养“时间文明”,同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。
④现实中,忽视“时间文明”的现象屡见不鲜。一些窗口服务单位,任由办事群众排起长队,工作人员依旧寥寥数人“应对”,拖延别人的时间毫无愧疚;一些机关工作人员,上班时闻热衷于闲聊、玩游戏,甚至离岗逛街,浪费工作时间毫不可惜;一些地方,只顾一时发展,不管长久利益,透支未来在所不惜……马克思说,任何节约归根结底是对时间的节约。反过来说,任何浪费归根结底是对时间的浪费。蹉跎岁月、虚掷光阴的恶果暂时难以察觉,但长久以往,量变必会导致质变。
⑤涵养“时间文明”,意味着惜时如金,提高效率。今日事今日毕,不能敷衍塞责、盲目拖延,古人警言“我生待明日,万事成蹉跎”同样意味着恪守时间、保持信用。在千钧一发的时刻,差之分秒就会铸成大错;在突发的危机事件中,稍有懈怠事情就会急转直下。一言以蔽之,守时是计划得以有效执行的前提。
⑥涵养“时问文明”还需要具备“时间意识”。当机遇来敲门,是否能够及时抓住它?当暗流涌动,暗礁密布,是否能够产生时间上的紧迫感?当前,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,机遇与挑战并存,出路与问题同在,尤其需要只争朝夕的“时间意识”。
⑦今天,我们的路越走越宽.只有涵养“时间文明”,追逐梦想的脚步才会越来越坚实。
(选自2014年5月8日《人民日报》,有删改)
21.选文从“是什么”、“为什么”、“怎么办”三个方面论述了“涵养‘时间文明’”,请结合第①段说 说“涵养‘时间文明’”具体指的是什么。(3分)
答:
22.第③段中加点的“这个意义”在文中指代的内容是什么?(3分)
答:
23第④段从反面进行论证,请你谈谈反面论证在文中有什么好处。(3分)
答:
24.请结合第⑤、⑥内容,简要概括怎样涵养“时间文明”。(3分)
答:
六、(7分)
“背起行囊走四方”就是要“读万卷,行万里路”,因为行走能使人增知长识;“到民间采风去”,走出书斋,畅游天下,也是我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。现在请你来做一次黔东南乡村之旅,愿你在行走中获得真知。
25.“我走过许多地方,最美的还是我们家乡”。我们的家乡——黔东南风俗美、环境美、人情美,享有“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栖息地”等美誉,请你用发现美的眼睛寻找并描述黔东南的一种美。 (限制在100字以内,3分)
答:
26.走进一个宁静的乡村,村庄道路宽阔平坦,古朴而又充满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气息。遗憾的是寨门上的对联已经被雨水冲刷得模糊不清,只留下上下联的上半部分,请你根据下面给出的词语运用所学对联知识补全对联,(2分)
扮靓 铺就 乡村 道路 康庄 美丽
上联:勤劳和汗水 下联:智慧与真情
27.游览景区时,需要跨过一条小溪,李明不小心滑到了水里。他跳上岸后自嘲:“这就叫大意失荆州!”你知道“大意失荆州”这个故事的来由吗?
①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?②这个故事出自于我国哪一部古典名著?(2分)
①故事主人公( ) ②名著《 》
七、(60分)
28.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。
题目一:好想把你写成书
题目二:当父母越来越____
要求:①注意先将作文标题填写在答题卡上,然后作文。
②若选题目二,先将文题补充完整,然后作文。
③结合生活实际,自选角度,自定立意,自定文体,写600字左右的文章。
④文中真实的人名、地名、校名请用字母或甲乙丙丁等表示。
点击下载完整版:黔东南州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(Word版)